首页 » 精彩语录 » 如何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

如何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

看图猜成语 2025-01-06 15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说起这“当局者迷”,那意思就是自己陷在事里头,反倒看不清楚了,这咱们生活里头可真是常见嘞!不瞒你说,我就看过不少人自己跌进去出不来,咋劝也不听。你看,就好比两口子吵架,自己越想越来气,旁人劝一句,反倒能看清楚说和了。其实这有个反义词,叫“旁观者清”,意思就是嘞,那旁边看热闹的人,反倒比当事人看得透彻,瞧得明白。

其实嘞,这“旁观者清”咋来的呢?原来早在宋朝辛弃疾老先生的诗里头就说过,“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意思就是自己看别人笑得很乐呵,谁知到头来自己真落到事儿上了,竟糊里糊涂的。这话说的是真透彻,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当局者迷”,说白了就是自己在局里头,事情搅得人晕头转向,可是站外头看的人,就跟个清水似的,一眼瞧个清楚明白。这旁观者清的道理其实用在啥地方都合适。咱平时看人家打牌、下棋,咋感觉自己在旁边看得透透的,可一轮到自己上场,这个局势呀,怎么也理不顺喽!

再说嘞,啥叫“旁观者清”呢?咱举个例子,家里人吵架,自己气头上那是看不清楚呀。旁边人倒是看得明白,知道谁错谁对,这时候要是多一个旁观的人来评一评,可能这事儿就有解决的法子了。所以呀,老话说的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别小瞧这句老话,越琢磨越有理儿呢。

如何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

“旁观者清”这词也不是随便来的。生活里头嘞,咱们往往也是这样,不光是日常小事,这世上大事小情都是这样。有时候自己心里头有事,那叫一个乱糟糟,越琢磨越不明白。旁边人瞅着了,倒是知道该怎么回事了。这时候,咱要学会听听旁边人说的,说不定人家一眼就把事看透了,咱自己还在迷糊呢!

再有嘞,这当局者迷和旁观者清,还真不光是咱们平常人用在生活里头,这道理古人早就发现啦。历史上一些个大人物,那不也是犯过当局者迷的毛病吗?就好比说三国时期的刘备,那时候他老迷信一堆儿人,啥都听人家的,结果弄得自己后头兵败的故事还少吗?旁边的人一眼就瞧出他这是过于信任,结果吃了大亏!

不过呢,咱也得说,旁观者清这个道理虽好,但有时候吧,咱作为旁观的也不见得啥都清楚明白。事情没有自己身上,当然看得轻松了。要真掉自己身上,那心里有气呀、有情绪呀,哪儿能那么客观呢?不过这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咱平常人听听还是有好处的。

最后呀,咱再来总结一下吧。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四个字可不是白说的,是古人观察得出的生活智慧。事情搅在心里头越想越不明白,旁边看着的人反倒轻松瞧出个所以然来。这不就是让咱们平常遇事别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看,说不定就能看到新的路子!

如何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
  • 当局者迷:自己陷在事情里头,看不明白。
  • 旁观者清:站在旁边的人,倒能把事情看清楚。
  • 这两个词嘞,就像是咱们生活里的镜子,常常提醒咱,别光钻在自己那点事儿里头,多听听别人的话。

所以呀,咱们平时遇到啥事了,不妨多听听旁边人咋说,别人看得透彻,咱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毕竟自己在事里头越想越糊涂,旁观的人反倒能给咱指条明路。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大道理嘞!

Tags:[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反义词, 生活智慧, 古人名言]

相关文章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与孟浩然的五绝《春晓》相似。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

精彩语录 2025-07-21 0 0

太平林钝翁葺茅高卧处今为虎穴矣

刘基-《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招摇指坤月望日,大月如盘海中出。 不知妖怪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昳。 儿童走报开户看,城...

精彩语录 2025-07-21 0 0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

精彩语录 2025-07-21 0 0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的《佳人》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

精彩语录 2025-07-21 4 0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它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赤壁”,山名,在今...

精彩语录 2025-07-21 5 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明代版本 这是目前流传比较广泛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流传度很高,并被收录于各版...

精彩语录 2025-07-21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