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成语果果 2025-08-22 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拼音:lìlìngzhìhūn 英文:Profitmakeswisdomblind. 繁体:利令智昬 解释: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近义词: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反义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 辨析:利令智昏和“见利忘义”;都含有“为私利而做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利令智昏偏重于“智昏”;即头脑发昏的意思;而“见利忘义”偏重于“忘义”;“忘掉道义”。 正音:昏,不能读作“yūn”。 谜语:财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甚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相关文章

《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陋室铭》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写,表现了高洁傲岸的情操...

词语解释 2025-08-22 0 0

绿肥红瘦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绿 (lù,lǜ, 绿(緑)lǜ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

词语解释 2025-08-2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