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中国俗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中国俗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每日成语 2025-07-24 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甘戊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大臣,有一次,秦王命令他出使齐国。 甘戊走了很久,前面突然出现一条河,拦住了他的去路。甘戊看到河边有一位船夫,便对船夫说:“这位船家,能不能划船把我送到河对岸去?” 船夫一看甘戊一副文人的打扮,就问他:“请问你过河去要干什么呢?” 甘戊回答:“我是要到齐国去,帮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不屑一顾地看着甘戊,说:“这条河不过是一条小河而已,你都不能想办法过去,还要求我帮你过河,你又怎么能完成游说齐王的任务呢?” 甘戊回答:“世间万物,各有自己的本事。比如说,一匹骏马,可以日行千里路,天下的骑士没有不喜欢骏马的,但是你要让骏马去捉老鼠,那它肯定不如一只小猫。宝剑可以削铁如泥,是天下勇士必备的武器,但是你要用宝剑来劈柴,那它肯定不如一把斧头。我和你也是一样,如果是划船过河,你是行家,我肯定不如你,但是我去过很多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游说帝王这件事你肯定不如我。” 听了甘戊的话,船夫无言以对,他对甘戊说:“你说得很有道理,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现在我就送你过河,希望你这次前往齐国马到成功。”说完,便划船将甘戊送到了河对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俗语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人们用这句俗语来说明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造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名。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各自有优点和不足,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志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 8不要拿自己去跟别人比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必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作比较,也不必经常自叹某某处总不如人,因为没有谁可以号称完美。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想成功除了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之外,最重要一点就是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 10讨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两者都有自己的长处,也可以有自己的短处。 11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都懂,但都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12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板书也能在现代课堂展现出许多多媒体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13在学校,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缺点,成绩差的同学也有他的优点,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14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不可能在每方面都面面俱到。 【博闻馆】 古代长度单位 古代的尺比今天的尺要短。最初,尺的长度是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有20厘米。商代时,一尺相当于今天的16.95厘米,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所以才有了“丈夫”这个词。周代时,一尺相当于19.91厘米。此后,尺的长度在逐渐加长。战国时,一尺相当于23厘米左右。但由于当时各国自己设定计量单位,所以尺的长度并不完全一样,比如楚国的尺的长度就是22.7厘米。 除了尺,古代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比如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仞(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后来,人们又制定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分别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
「中国俗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中国俗语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故事

相关文章

觉是什么意思

[jué]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

词语解释 2025-07-26 0 0

「成语故事」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近义词】洞天福地...

词语解释 2025-07-26 3 0

「成语故事」聚沙成塔

聚:聚集。意思是把沙子堆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亦作“积沙成塔”。与近义词“积少成多”都有由少聚多的意思,但“聚沙成塔”比“积少成多...

词语解释 2025-07-26 3 0

后是什么意思

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

词语解释 2025-07-26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