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字成语 »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及典故(怎么就成了成语了)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及典故(怎么就成了成语了)

四字成语 2025-01-13 1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岂有此理?这成语怎么就“理所当然”了?

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岂有此理!这成语可是咱们表达愤怒、不满的“利器”啊,一出口就能震慑全场,简直是“怒气值”满格的代名词!

不过,细想想,这“岂有此理”怎么就成了成语呢?这其中可藏着不少秘密呢!

咱们得搞清楚“岂有此理”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哪有这样的道理”,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简直无法理解!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及典故(怎么就成了成语了)

那么,这成语是哪来的呢?它可是出自《南齐书·虞悰传》呢!话说,当年南齐皇帝被废,大臣虞悰气愤地说:“王徐遂缚裤废天子,天下岂有此理邪?”这意思就是说:这王徐二人竟然敢把皇帝绑起来,还废了皇帝,这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啧啧啧,这虞悰大臣真是敢怒敢言啊,直接就把“岂有此理”用上了!这下可好,这句“岂有此理”就成了千古佳句,流传至今,成了咱们表达愤怒时的“金句”。

不过,这“岂有此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用的,它可是有讲究的!

得是真的很“荒谬”!你不能因为朋友迟到了几分钟就“岂有此理”地吼他吧?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及典故(怎么就成了成语了)

得是真“愤怒”!你不能因为别人穿了件你不太喜欢的衣服就“岂有此理”地指责人家吧?这也太“无理取闹”了吧!

所以说,“岂有此理”可不是随便乱用的,它可是要经过仔细斟酌,才能发挥其“震慑”效果的!

那么,这“岂有此理”到底有多“理所当然”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看看它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吧:

场合 “岂有此理”的适用性
朋友迟到 不适用
考试不及格 不适用
同事偷懒 不适用
领导说错话 适用
有人恶意造谣 适用
有人侵犯你的权益 适用

你看,这“岂有此理”可不是用来表达普通的小情绪,而是要用来对付那些“无理取闹”的人,或者那些做出“荒谬”行为的人!

当然,这“岂有此理”也不能乱用,毕竟,咱们还是得讲道理的!

所以说,“岂有此理”虽然是表达愤怒和不满的“利器”,但也要谨慎使用,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就“乱喊”哦!

那么,你觉得“岂有此理”这句成语,在哪些情况下最能发挥它的“震慑”效果呢?快来跟我分享一下你的观点吧!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