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字成语 » 燎原之火意思解释及典故

燎原之火意思解释及典故

成语果果 2025-02-28 7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许多成语和典故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还传递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燎原之火”便是这样一个富有力量和象征意义的成语。

典故溯源

0129

“燎原之火”最早见于《尚书·盘庚》。《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之一,记录了上古时期的历史和文献。据《尚书·盘庚》记载,商朝的君主盘庚在迁都时,对臣民发表了一番演讲,其中提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火势在草原上蔓延开来,无法接近,更无法扑灭。

盘庚用“燎原之火”来比喻变革的力量,强调变革一旦开始,就像草原上的大火一样,势不可挡,无法阻止。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比喻,让臣民明白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大家支持他的迁都计划。

含义解析

“燎原之火”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发展势不可挡,如同草原上的大火一样迅速蔓延,无法控制。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迅猛态势,还表达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警醒。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常常被用来描绘一种不可阻挡的变革或发展的力量,以此来表达作者对某种趋势或现象的深刻认识。

0129

文学应用

在古代文学中,“燎原之火”被广泛使用,成为描绘变革和发展的常用成语。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国破山河在”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燎原之火”,但同样表达了国家变革的不可阻挡,以及诗人对这种变革的深刻感受。

再如,宋代文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里的“沙场秋点兵”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燎原之火”,但同样表达了战争的迅猛发展,以及诗人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警醒。

“燎原之火”这一成语,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描绘,更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文化符号。它不仅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迅猛态势,还表达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和警醒。在今天的社会中,虽然我们不再像古人那样用草原上的大火来形容变革,但这一成语所蕴含的力量和警示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还能从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标签:

相关文章

悲壮近义词大全,帮你写出更生动的文字

哎,让我看看……“悲壮的近义词”,这题目看着还挺严肃的,不过别怕,咱们慢慢唠。说真的,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还真有点懵,感觉像是要...

四字成语 2025-07-06 5 0

苍白近义词详解:惨白、灰白如何选择?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苍白”这个词,感觉有点……嗯,怎么说呢,有点让人心里发虚的感觉,是不是?就像一幅没上色的画,干巴巴的,缺...

四字成语 2025-07-06 4 0

搞定笔直近义词,你的作文更精彩

哎,说真的,看到“笔直的近义词”这个题目,我反应是:这也太简单了吧!感觉小学三年级都写得出。不过既然要写,那就认真写,争取写出点花...

四字成语 2025-07-06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