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字成语 » 竦然起敬意思解释及典故

竦然起敬意思解释及典故

成语积累 2025-02-18 1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竦然起敬”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崇高、伟大或令人敬佩的事物时所产生的强烈敬仰之情。成语中的“竦”意为高耸、耸立,“起敬”则表示产生敬意。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高尚品德和伟大成就的深刻敬仰,以及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

成语解析

0123

“竦然起敬”字面意思是指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震惊和敬仰。其中,“竦”有高耸、耸立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面对崇高事物时的内心震撼;“起敬”则表示由此产生的敬意。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高尚品德、伟大成就或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典故溯源

“竦然起敬”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文记载:“赵孟曰:‘吾闻之,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如此,则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是以神降之福,时雨降之,五谷蕃熟,民无饥馑。今子有大德于寡君,寡君不佞,弗能敬承,以起敬于子。’”这里的“起敬”即表示因为对方的德行而产生的敬意。

另一个典故则来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国时,曾经去拜见齐国的晏婴。晏婴以其智慧和仁德著称,孔子见其言行举止,深感敬佩,不由自主地“竦然起敬”。这一典故不仅表现了孔子对晏婴的敬仰,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0123

文化内涵

“竦然起敬”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古代,人们对高尚品德和伟大成就的敬仰,是社会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这种敬仰之情,不仅激励人们向榜样学习,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正如《论语·学而》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自我反省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是“竦然起敬”的文化根源。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像古人那样生活在封建社会,但“竦然起敬”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科学家的创新精神,还是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都能让人“竦然起敬”。这种敬仰之情,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正能量,还能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例如,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他们的勇敢和奉献,让无数人“竦然起敬”。

“竦然起敬”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面对崇高和伟大的事物,我们应该心怀敬意,学习其精神,传承其美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竦然起敬”不仅是古人对高尚品德的敬仰,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伟大成就和崇高精神时的共同情感。这种敬仰之情,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