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这首“然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描描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的之后躬耕劳?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然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然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描,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然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的》(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然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早劳?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早劳?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为了不违背躬耕隐的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这然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然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标签:诗人躬耕平淡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 精彩语录 2025-07-21 1 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岑参兄弟皆好奇团。此诗就处处从体现出一个“奇团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 精彩语录 2025-07-21 1 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 精彩语录 2025-07-21 3 0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赵明诚病故之后,李清照处在国破家亡、夫丧身零的悲痛和种种的苦难之中,但她常常忆起南渡之前的一些往事。或许因为伉俪情重,抚今追昔,感... 精彩语录 2025-07-2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