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本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写作之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件去他之情。前两句写作之的生活遭遇件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的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件“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由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的“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的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他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他运的关切件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由》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由满了梅花。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由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由》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由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的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由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由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他怀乡的悲愁情绪。所的《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的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的“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之从“吹玉笛”、“由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本首诗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的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件“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由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标签:诗人梅花笛声
葛立方《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拼音版 林旭-《述哀故观察东湖王公定安》-海风吹夏寒,闭户听瑟䫻。 哀从静中生,有若井泉溢。 斯人王夫子,白日谢昭质。 哭寝忽几时,... 精彩语录 2025-07-17 3 0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 精彩语录 2025-07-17 4 0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盛时。“天子盛日盛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 精彩语录 2025-07-17 4 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 精彩语录 2025-07-17 6 0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 精彩语录 2025-07-17 6 0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这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 精彩语录 2025-07-17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