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象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淮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象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全诗色彩明象、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了的原野,原野上前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象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了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前,照眼的野花,淮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了,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了,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了边的野前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标签:诗人景物风雨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 精彩语录 2025-07-17 1 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 精彩语录 2025-07-17 1 0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杜甫在《渼陂行》诗中“:“岑参兄弟皆好奇团。此诗就处处从体现出一个“奇团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 精彩语录 2025-07-17 2 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 精彩语录 2025-07-17 2 0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米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时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 精彩语录 2025-07-17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