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俸禄的意思:俸与禄并不是一个意思

俸禄的意思:俸与禄并不是一个意思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即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 平时,因为大家习惯于将“俸”和“禄”连用,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俸”和“禄”是一回事,没什么区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古代,“俸”和“禄”差别相当大。 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曾探讨过二者的不同,他说:“‘俸’等于现在的月薪,‘禄’有食物配给。禄位是永远的,所以过去重在禄。”如果再细分,“俸”指钱币,又称俸银或俸钱;“禄”指谷物,又称禄米,所以,史料常以俸银和禄米来计算官吏的俸禄。 但具体到每个朝代,官员的俸禄发放形式又各有不同。据考证,战国至秦朝,官吏的俸禄以禄为主,粟米充当了各级官员的“工资”。至两汉,官员俸禄开始正规化,官吏职位的高低和俸禄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每斛约折合130斤),按月发给粟米。共有16等,万石官月俸350斛,百石官只有16斛。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90—70斛。这一时期,官员的俸禄由俸钱和禄米构成,二者各占一半的比例。魏晋时实行九品中正制,俸禄的形式也一改从前钱谷各半的形式为帛、粟、钱各占三分之一。所谓的“帛”就是丝织品的总称。隋代官俸又恢复了两汉时期以粟米计算俸禄的方式。唐朝的俸禄形式则变得灵活,俸禄里除了传统的俸银、禄米外,还加上了田。除正常的俸禄外,官员还可领取薪炭、绸缎、纸笔及雇用人员的俸料银。 从唐朝中期开始直至明清,官员的俸禄构成以货币形式为主。唐开元年间,开始尝试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放,月俸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工资制了。此后,“俸”钱渐渐占了主导地位,“禄”米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直至今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俸禄的意思:俸与禄并不是一个意思
俸禄的意思:俸与禄并不是一个意思

相关文章

序是什么意思

次序:顺~。秩~。工~。程~。井然有~。 排次序:~次。~齿。 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幕。~曲。 序文:写了一篇~。...

词语解释 2025-08-17 0 0

对号入座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对 (duì, 对(對)duì答,答话,回...

词语解释 2025-08-17 1 0

登峰造极

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登 (dēng, 登dēng上,升:登山。登车...

词语解释 2025-08-17 2 0

瓶组词_瓶字组词

绿丝成语网整理的“瓶”(含范例)的内容如下: 瓶精选 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瓶”的所有组词)。 1、热...

词语解释 2025-08-17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