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目不识丁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目不识丁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成语精灵 2025-08-30 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目不识丁拼音(读音)】:mùbùshídīng 【目不识丁近义词】:不识之无、胸无点墨 【目不识丁反义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目不识丁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目不识丁的意思解释: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目不识丁的故事 连一个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或没学问。《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明·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他两个祖上也曾出仕,都是富厚之家,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明·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亦作“目不识字”。 目不识丁成语释义: 目不识丁(mùbùshídīng),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构成主谓结构。历史上曾有关于目不识丁的争议,认为丁字应为“个”字,“丁”不过是古人的讹传;同时,历史上也有不少关于目不识丁的故事和典故,甚至出现过目不识丁的皇帝。 目不识丁出处: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目不识丁典故: 目不识丁造句: 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产也不反抗?(巴金《家》二十五) 目不识丁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目不识丁成语繁体: 目不識丁 目不识丁成语正音: 识,不能读作“shì”。 目不识丁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目不识丁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目不识丁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目不忍覩】: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悲惨。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軍士之折臂斷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覩。” 【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目不识丁成语接龙: 目不识丁→丁一确二→二八佳人→人弃我取→取青妃白→白雪茫茫→茫无所知→知足知止→止戈兴仁→仁义道德→德配天地→地老天昏→昏昏沉沉→沉痼自若→若出一轨→轨物范世→世异时移→移风平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衣箪食→食味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厦万间→间不容息→息交绝游→游闲公子→子孝父慈→慈明无双→双宿双飞→飞黄腾达→达权知变→变躬迁席→席地而坐→坐立不安→安步当车→车驰马骤→骤不及防→防不胜防→防萌杜渐→渐不可长→长斋绣佛→佛头加秽 以上详细介绍了目不识丁成语是什么意思解释、目不识丁读音拼音怎么写,目不识丁近义词、目不识丁反义词、目不识丁成语用法等等。
目不识丁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目不识丁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相关文章

焦耳一生最大的成就 焦耳定律的发现

全名是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1818年12月24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焦耳定律就活跃在我们中学的课本中,你...

词语解释 2025-09-01 2 0

兄组词_兄字组词

绿丝成语网整理的“兄”(含范例)的内容如下: 兄精选 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兄”的所有组词)。 1、师...

词语解释 2025-09-01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