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噤若寒蝉的意思:噤(jìn):闭口不作声。蝉:一种昆虫,俗名“知了”。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近义词:仗马寒蝉、噤口不言、守口如瓶、张口结舌、缄口不言、缄口结舌 反义词:侃侃而谈、口如悬河、畅所欲言、口若悬河、直言不讳、滔滔不绝 出处 《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译文: 《后汉书·杜密传》:“刘胜居大夫之位,受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有才能的不举荐,听闻恶行不加以批判,隐瞒真实情况,只为保全自身,如同秋天的蝉一般不出声,这样的人真是有罪的啊!” 噤若寒蝉的故事 东汉末年,在当时有一个名臣,叫做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他为人稳重质朴,少年时就显示出了特有的才华。后来,杜密被司徒胡广所赏识,任为代郡太守。杜密为官清正,执法严明,且善于知人善任。三次升迁后被调任北海相。后来汉桓帝刘志征召杜密并任命他为尚书令,再调任河南尹,后转调为太仆。 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党锢之祸发生后,他被罢免官职回到老家,杜密回到颍川老家以后,对政事依然十分关心,经常向太守举荐好人好事,批评和揭发坏人坏事。 当时,有一个叫刘胜的官吏是杜密的老乡,也由蜀郡告老还乡。刘胜的为人和杜密正相反,他明哲保身,不问政事,对好人好事和坏人坏事,一概不管。 颍川太守王昱(yù)对杜密说:“刘季陵(刘胜)是一个纯洁高尚不慕名利的人,公卿大臣们很多人都举荐他。”杜密知道王昱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为称赞刘胜,实则批评自己好管闲事。便对王昱说:“刘胜地位很高,受到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好人不推荐,听到坏事不作声,就像冷天的蝉一样,哑口无言。他只求自己平安无事,但对国家不负责任。这样的人其实是个罪人,有什么可称赞的!” 接着,杜密又说:“我发现贤人就向你推荐,对违法的坏人敢向你揭发,使你能赏罚分明,不也是为国家尽了一点力吗!” 王昱听了这番话,很是敬佩,便愈加厚待杜密了。 造句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个人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母亲只用眼睛一瞄,我们马上紧闭嘴巴,噤若寒蝉。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常用程度】:常用 【字数】:四字 【繁体】:噤若寒蟬 【注音】:ㄐ一ㄣˋㄖㄨㄛˋㄏㄢˊㄔㄢˊ 【简拼】:JRHC 【结构】:偏正式成语 【正音】:噤;不能读作“jīn”;蝉;不能读作“dāo”。 【辩形】:噤若寒蝉与“守口如瓶”有别:噤若寒蝉多指由于害怕而不敢作声;“守口如瓶”多指由于谨慎而不肯多说。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标签:杜密噤若寒蝉成语
喧嚣一时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喧嚣一时拼音(读音 】:xuānxiāoyīshí 【喧嚣一时近义词】:无 【喧嚣一时反义词】:无 【喧嚣一时成语用法】:... 词语解释 2025-09-11 1 0
追根求源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追根求源拼音(读音 】:zhuīgēnqiúyuán 【追根求源近义词】:追本溯源、追根溯源 【追根求源反义词】:悬崖勒马、... 词语解释 2025-09-1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