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逼上梁山,汉语,拼音是bīshàngliángshān,意思是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出自《水浒全传》。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逼上梁山的故事 逼上梁山出自《水浒传》。 在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有一个八十万的禁军枪棒教头,姓林名冲,绰号叫做豹子头。他不但精通十八般武艺,而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 有一天,林冲陪同娘子去寺庙进香,路上巧遇花和尚鲁智深。两位英雄一见如故,当下便撮土为香,结为异姓兄弟。两人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随从前来报信,原来是林冲的娘子在寺庙被歹徒调戏,林冲急忙告别了鲁智深,匆匆地赶到寺庙。 林冲见那伙歹徒正要恃强欺辱他的妻子,不由得怒火万丈,他大步向前一把抓住为首的歹徒,准备狠狠的教训他一顿,突然发现此人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 高衙内的爪牙知道林冲厉害,假意劝说,衙内不认,多有冲撞,说完簇拥着高衙内仓皇逃走。 这个时候,鲁智深带领徒弟赶来,要去追打高衙内。林冲不愿意把事情闹大,再三劝阻,谁知高衙内贪恋林冲娘子的美色,总想把她占为己有。 高衙内便和父亲高太尉串通一气,以看刀为名,将林冲骗进了白虎节堂。他们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禁地,欲图谋不轨,便将他百般的拷打,发配沧州充军。 高俅一伙又暗中买通了差人,让他们在野猪林杀害林冲,多亏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 到了沧州之后,林冲被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见一计不成,又设下一条更加狠毒的奸计。 他们派心腹爪牙前往沧州,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放火焚烧了草料场,他们认为即使林冲侥幸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判处死刑。 当草料场起火时,林冲正巧在山神庙内,听到了门外奸人们的狞笑。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他冲出庙门杀死了仇人,然后他因走头无路被迫上了梁山,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 逼上梁山故事比喻被迫进行反抗而不得不做某事。 逼上梁山解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成语 【繁体】:偪上樑山 【注音】:ㄅ一ㄕㄤˋㄌ一ㄤˊㄕㄢ 【简拼】:BSLS 【结构】:动宾式成语 【正音】:逼;不能读作“bí”。 【辩形】:逼上梁山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意思。但逼上梁山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年代】: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解释: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语法:逼上梁山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 逼上梁山造句: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林冲最后逼上梁山做了义军头目。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标签:林冲逼上梁山衙内
汉字“伟”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伟 简解 伟 (偉) wěi 大:伟大。伟人。伟力。伟业。伟岸。宏伟。魁伟。丰功伟绩。 笔画数:6; 部首:亻... 词语解释 2025-09-01 1 0
熟视无睹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熟视无睹拼音(读音 】:shúshìwúdǔ 【熟视无睹近义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熟视无睹反义词】:过目成诵 【熟视... 词语解释 2025-09-01 2 0
苦海无涯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苦海无涯拼音(读音 】:kǔhǎiwúyá 【苦海无涯近义词】:苦海无边、无边苦海 【苦海无涯反义词】:亲密无间 【苦海无... 词语解释 2025-09-01 2 0
探渊索珠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探渊索珠拼音(读音 】:tànyuānsuǒzhū 【探渊索珠近义词】:探骊获珠 【探渊索珠反义词】:无 【探渊索珠成语用... 词语解释 2025-09-0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