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止于至善,指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止:停止,克制。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止:达到。至:最,极。意思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河南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学校的校训。意在告诫师生通过不懈的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绝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近义词:十全十美、至善至美、白璧无瑕 反义词:毫无是处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译文: 《礼记·大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评析: 《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1.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 2.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成凝固的东西了。 3.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4.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 5.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6.我个人所主张的自由,是所谓消极的自由态度,就是你站在自由两个极端的中点上,在这样一个适可而止的,止于至善的点上,你向左边望就是积极自由,你就非常地想控制别人,你向右边看,你就抱着一种消极的自由态度。 【常用程度】:生僻 【字数】:四字 【注音】:ㄓˇㄩˊㄓˋㄕㄢˋ 【简拼】:ZYZS 【结构】:动宾式成语 【辩形】:止;不能写作“至”;至;不能写作“止”。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标签:止于至善境界达到
汉字“疯”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疯 简解 疯 (瘋) fēng 病名,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疯癫。疯狂。 言行狂妄:疯言疯语。... 词语解释 2025-09-02 1 0
倜傥不羁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倜傥不羁拼音(读音 】:tìtǎngbùjī 【倜傥不羁近义词】:豪放不羁 【倜傥不羁反义词】: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倜傥... 词语解释 2025-09-02 2 0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蚯蚓》拼音版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蚯蚓》-释名 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 词语解释 2025-09-02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