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以三吴地区为核心的一片区域。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出处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孙权劝学》: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了呢?” 简介: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yūsǒu),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涑水记闻》、《潜虚》等。 三国的时候,孙权手下有一位名将叫吕蒙。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没有机会上学,读的书很少,所以学识浅薄,见识也不广。 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的官职很重要,应该多读点书,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吕蒙听了,很为难地说道:“军中事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了” 孙权听了,开导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吗?只不过希望你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就够了。你说军务繁多,没有时间,谁能比得上我(事务多)?我还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以前我以为你只不过有些军事方面的知识罢了,跟你谈话后才知道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那个阿蒙了。” 吕蒙笑笑,说道:“君子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兄长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以后,鲁肃便常常和吕蒙一起商讨国家大事,他非常重视吕蒙给他提的一些建议,对吕蒙的学识和才能也非常赏识,非常佩服。 这就是“孙权劝学”的故事。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由此故事而来。“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成语中“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非复吴下阿蒙”,指应该刮目相待、用新眼光来看待事物。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 后来,孙权赞扬吕蒙时说道:“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看他今日成就,在想他当初表现,果然已非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我们都已经几年没见了,我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刮目相看,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吴下阿蒙,其个人风采及渊博知识与三年前迥乎不同。 马湾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吴下阿蒙。(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字数】:四字成语 【注音】:ㄨˊㄒ一ㄚˋㄚㄇㄥˊ 【简拼】:WXAM 【结构】:偏正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标签:吕蒙吴下阿蒙学识
汉字“啼”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啼 简解 啼 tí 哭,出声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鸟兽叫:啼鸣。啼叫。虎啸猿啼。 笑 笔画数:1... 词语解释 2025-08-07 3 0
navigate是什么意思_navigate的中文翻译 双语使用场景 purposeofthevisitwastonavigateintoanice-filledfiord.───访问... 词语解释 2025-08-07 3 0
喙长三尺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喙长三尺拼音(读音 】:huìchángsānchǐ 【喙长三尺近义词】:能言善辩 【喙长三尺反义词】:损公肥私、自私自利... 词语解释 2025-08-07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