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围魏救赵(拼音:wéiwèijiùzhào)是一则,该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近义词:围城打援、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点打援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名叫孙膑,他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家孙子的后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学家。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 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田忌打仗非常勇敢,但智谋不足,又是个急性子,奉命之后,便想立刻赶到邯郸去与魏兵厮杀,可孙膑不同意。 田忌很佩服孙膑。问孙膑为什么不同意赶赴邯郸去与魏军厮杀,孙膑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地使劲去扯,或用拳头猛捶;还有要排解开两个人相互的斗殴,万不可卷入去打,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寻找机会用拳猛击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者双手捧着肚子跪下,原来对打的形势,便会有所改观,而斗殴的局面,也会顿然停止。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国的精兵锐卒,一定倾巢开赴邯郸,只剩一些老弱残兵留守国内。咱们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呢?那样,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尝尝我们的厉害吗?" 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带兵直捣魏国都城大梁。齐国大军刚到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孙膑便叫田忌下令停了下来。 孙膑说,当魏军从邯郸往回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桂陵。因此,应该在此设伏,布下阵势,到时好一举把魏军歼灭。田忌又依孙膑的计谋而行,很快地军队埋伏了下来。 齐兵要攻打大梁的军情,很快,宠涓就知道了。他立刻命令从赵国退兵救大梁。魏军久围邯郸,已经非常疲惫。庞涓救大梁心切,又来了急行军,这使魏军更为疲惫不堪。魏军进入了齐兵埋伏的桂陵地带。只听一声号令,齐军从路的两侧一齐奋勇杀出。突遭袭击,疲惫不堪的魏军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他们战死的战死,受伤的受伤,不多时,魏军大败,死伤2万多人,齐军大胜而归。 孙膑、田忌这一仗打得好漂亮!既为邯郸解了围,又教训了魏国。 1.只有善于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以围魏救赵的计策打败敌人。 2.李向阳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三进山城,敌人被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撤回进攻根据地的部队。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4.有家餐厅刚换壁纸,家徒四壁很是美丽,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非常有气氛。十面埋伏的女服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口蜜腹剑到让人误认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5.围魏救赵”的故事,我小学二年级时便知晓了。 6.运动战可实行避强打弱,围魏救赵等战术。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成语 【繁体】:圍魏捄趙 【注音】:ㄨㄟˊㄨㄟˋㄐ一ㄡˋㄓㄠˋ 【简拼】:WWJZ 【结构】:偏正式成语 【辩形】:魏;不能写作“味”。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标签:孙膑魏国赵国
汉字“篱”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篱 简解 篱 (籬) lí 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篱笆(“笆”读轻声)。樊篱。篱落。篱墙。篱栅。篱障。... 词语解释 2025-08-02 2 0
含组词 解答含组词有哪些与含的笔顺怎么写! 含有哪些?含有什么?还有含的笔顺是什么呢?好多初学练字者不是很熟悉,接下来解答含组词有哪些与含的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含组词... 词语解释 2025-08-02 2 0
cape是什么意思?cape怎么读?cape例句及用法 1.海角 escape→scape→cape→cap→ape我逃了出来escape(逃亡),用一个眼睛(e)去观景(scape)... 词语解释 2025-08-02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