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舒心的成语集 2025-07-31 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关键词: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PPT课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教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二、第二次尝试: 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征 1、教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 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 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第三次尝试: 1、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 2、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 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一样? 4、得出结论: 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 (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关键词: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PPT课件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透镜》

相关文章

狂是什么意思

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 猛烈;声势大:~风。~奔。 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喜。~欢。 狂妄:~言。你这话...

词语解释 2025-08-01 3 0

乡是什么意思

1.农村。与“城”相对:上山下~。城~交流。 2.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 3.本地的:~土。 4.行政区划单位。...

词语解释 2025-08-01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