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火树银花,汉语,拼音是huǒshùyínhuā,意思是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出自《正月十五夜》。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近义词:灯火辉煌、银花火树、火树琪花、张灯结彩、灯烛辉煌、火烛银花 反义词:漆黑一团、昏天黑地、黑灯瞎火 出处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译文: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唐朝时期,唐睿宗李旦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几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尤其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有一位诗人叫苏味道,就拿这个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诗里面这样写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jì)皆秾(nóng)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意思是:“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诗中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是一幅活的图景活跃在我们的面前。 “火树银花”就由此而来,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用这句话去形容它。它和近义词“灯火辉煌”都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不过,“火树银花”侧重于形容节日夜晚;而“灯火辉煌”不限于此。 1.广场上布置得一片火树银花,绚丽无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2.火树银花不夜天,全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3.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举国欢腾。 4.每逢国庆日,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洋溢著一片喜气。 5.海上升明月,火树银花夜上海! 6.每当夜幕降临,便可看到火树银花、五光十色的景象。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字数】:四字成语 【繁体】:火樹銀蘤 【注音】:ㄏㄨㄛˇㄕㄨˋ一ㄣˊㄏㄨㄚ 【简拼】:HSYH 【结构】:联合式成语 【辩形】:银;不能写作“垠”。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标签:火树银花形容成语
红不棱登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红不棱登拼音(读音 】:hóngbùlēngdēng 【红不棱登近义词】:无 【红不棱登反义词】:无 【红不棱登成语用法】... 词语解释 2025-08-01 3 0
管中窥豹的意思解释、造句、出处典故、成语接龙 【管中窥豹拼音(读音 】:guǎnzhōngkuībào 【管中窥豹近义词】:窥豹一斑、以管窥天 【管中窥豹反义词】:洞若观火... 词语解释 2025-08-01 4 0
兵不厌诈的意思_兵不厌诈的近义词|反义词_兵不厌诈造句例句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词语解释 2025-08-01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