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拔山扛鼎的意思 扛:双手举起。鼎:古代用来烹煮的器皿,三足两耳,多为青铜制成。意思是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大无穷。也作“拔山举鼎”。 近义词:扛鼎拔山、孔武有力、拔山盖世 反义词:软弱无力、手无缚鸡之力、举鼎绝膑 出处 《史记·项羽本记》:“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译文: 《史记·项羽本记》:“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都超过常人。 2、拔山扛鼎的故事 东汉末年,楚汉相争。项羽实力更胜一筹。在楚汉争霸初期具有很大的优势,兵多将广,令刘邦非常畏惧。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少年时期的项羽喜欢武艺,整天舞刀弄棒,而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男子汉大丈夫整天读书写字有什么出息,只有学习武艺,掌握以一敌万的本领,才能出人投地。” 于是项梁教他兵法,他很开心,但是他也只学习表面皮毛,不肯认真钻研,对兵法也粗略的了解。相传在项羽二十多岁时,长得身体魁梧,高八尺有余,重几百斤,身强体壮,能轻松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随即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初期,楚军连连大胜,但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gāi)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 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zhuī)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力量可拔山啊气概可盖世,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呀虞姬我该如何安排你呢?)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然后遂即跨上战马,杀出重围。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便将爱马乌骓(zhuī)赐予乌江亭长,然后原路返回于汉军交战,项羽怒斩汉军数百人!然后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一代枭雄就这样命绝乌江,为后人所叹息。 3、拔山扛鼎造句 若不是大恩人拔山扛鼎,我命休矣! 你看我,孔武有力,人高马大,拔山扛鼎,闲杂人等哪里伤得了我!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常用程度】:常用 【字数】:四字 【繁体】:拔山摃鼎 【注音】:ㄅㄚˊㄕㄢㄍㄤㄉ一ㄥˇ 【简拼】:BSGD 【结构】:联合式成语 【正音】:扛;不能读作“ɡànɡ”。 【辩形】:鼎;不能写作“顶”。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标签:项羽拔山扛鼎楚汉
汉语词语“临危不惧”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区别与用法 词语 临危不惧 相似词 ㊀临危不惧 ▶近义词◀ 〖汉语〗临危不乱,临危不惧,无私无畏,视死如归,临危不惮,临危不顾,临难... 词语解释 2025-07-27 2 0
走进仓鼠乐园(小学六年级想象作文600字) 有一天,我很不开心,坐着发呆。我家的小白仓鼠看着我,突然说话了。说:我们仓鼠其实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天地,那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知道... 词语解释 2025-07-27 5 0
汉语词语“抛弃”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区别与用法 〈动〉扔掉不要:……想要职业,便不得不~婴儿;要婴儿便没有职业。(冯锵《贩卖婴儿的妇人》 |但这梦想也是值得人留恋的,他好像不愿意... 词语解释 2025-07-27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