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解释 » 歇后语故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歇后语故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四字成语 2025-07-21 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商朝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臣叫比干,他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的叔父。当时,纣王宠爱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顾寻欢作乐,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而且还在妲己的挑拨下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百姓。忠心耿耿的比干对这种情形十分担忧,于是就劝说纣王不要沉迷于酒色,不要乱杀忠臣。 妲己和纣王听了比干的话都很不高兴。妲己于是出了个坏主意,她告诉纣王:“我听说平常人的心有五窍,而圣人的心却是有七个窍的。比干自称为圣人,我们不妨剖开他的心,看看是否真的有七窍?”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话,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然后挖出心来看,发现果真有七个窍。 于是,人们后来就把心是否有七窍作为衡量某人是否为圣人或者贤者的标准。 后来,有一个财主生了一个愚笨的儿子。无奈,财主只好花大价钱请了一位名师专教儿子念书,期望增加他的才智。但是财主的儿子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读不进去书。 一年过去了,财主向教书先生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教书先生本想如实相告,却又担心财主听完后会克扣自己的薪酬,于是便婉转地答道:“令郎七窍已通了六窍!”财主听教书先生这么说,以为儿子大有长进,非常高兴,不仅如数付给了教书先生一年的薪酬,而且还赏了他一笔银子。 过年期间,财主家里少不了有客人往来拜年,财主便乘机在客人面前夸赞儿子的长进,并引用名师的话对客人说:“先生说我的儿子现在七窍已经通了六窍,都快赶上比干那么聪明了!”一位聪明人听出了名师这句话里的弦外之音——七窍通六窍,那岂不是“一窍不通”吗? 后来,大家就把这位名师的话演化成“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这条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歇后语故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歇后语故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相关文章

蓬头垢面的意思

成语名称:蓬头垢面 成语读音: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蓬头垢...

词语解释 2025-07-21 5 0

李四光的成就有哪些

同学们都知道是地质学家、教育家,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石油寻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还预测了四大地震带。那么具体做出了哪些成就呢?小编整...

词语解释 2025-07-21 6 0

歇后语故事: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商朝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臣叫比干,他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的叔父。当时,纣王宠爱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顾寻欢作乐,根本不管百姓的...

词语解释 2025-07-21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