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商朝末年一个学识渊博、通晓军事、明于治国之道的人。他看到纣王的暴政害得民不聊生,心知商朝就要灭亡了。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发现周文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于是就想辅佐周文王来推翻纣王的残暴统治。 为了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姜太公常在渭水河边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在弯钩上挂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入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太公的钓钩却是直的,上面不但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去,离水面有三尺高的距离。姜太公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有一个叫武吉的樵夫上山砍柴时天天从姜太公的身边经过,见他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您这样钓鱼,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的!” 姜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姜太公的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和奇特的话语,最后终于传到了周文王那里。周文王于是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姜太公并不理睬那个士兵,仍只顾着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周文王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姜太公来。可是姜太公依然不搭理那个官员,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周文王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自己亲自去请他才行。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渭水边聘请姜太公。姜太公见周文王诚心诚意地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这时的姜太公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 后来,姜太公先是辅佐文王将其治下的西岐治理得安定繁荣,后来又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灭掉了商朝,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个历史典故后来演化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 标签:姜太公周文钓鱼
汉字“砚”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砚 简解 砚 (硯) yàn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砚台。笔砚。 旧指同学关系(因同学共笔砚):同... 词语解释 2025-07-07 2 0
汉字“汹”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 字 汹 简解 汹 xiōng 〔汹汹〕a.波涛声,如“波声汹汹”。b.形容喧扰,如“天下汹汹”,“议论汹汹”;c.形容声... 词语解释 2025-07-07 2 0
歇后语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商朝末年一个学识渊博、通晓军事、明于治国之道的人。他看到纣王的暴政害得民不聊生,心知商朝就要灭亡了。... 词语解释 2025-07-07 7 0
给的组词 解答给的组词有哪些与给予的给的组词怎么组 给的有哪些词语?给予的给的组词是什么呢?还有给的的笔顺怎么写呢?好多初学练字者不是很熟悉给的组词怎么组,接下来速成练字网解答给的组... 词语解释 2025-07-07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