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成语中,有许多用来形容人们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的词语,其中“苦不堪言”便是其中一个非常形象且常用的成语。
一、苦不堪言的意思

“苦不堪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痛苦到了极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遭遇极大的困难或痛苦时,内心的煎熬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简单来说,就是痛苦到了极致,难以用语言形容。
二、苦不堪言的典故
“苦不堪言”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原文如下:
>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和曰:‘疾不可为也。’公曰:‘何以知之?’对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酒醴之所及也;在骨髓,虽司命无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知之。’公曰:‘如子之言,寡人将死矣。’对曰:‘臣不敢言死,其苦不堪言。’”

这段话的大意是,晋国的国君患了重病,派人到秦国请医生来诊治。秦王派了一位名叫医和的医生去晋国。医和看了晋国国君的病情后,告诉国君说:“您的病已经到了骨髓,连神明也无法救治了。”晋国国君问:“为什么这么说?”医和回答说:“病在皮肤,可以用热水和药膏治疗;病在肌肉,可以用针灸治疗;病在肠胃,可以用酒和药液治疗;病在骨髓,即使是神明也无能为力。您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才这么说。”晋国国君听后非常绝望,说:“如果像你所说的,我将不久于人世了。”医和回答说:“我不敢说您会死,但您的痛苦已经到了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地步。”